本科生教育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正文
专业建设
专业发展规划



 


   


   


结合国家、重庆市教育发展规划和学院实际,welcome皇冠登录手机版现有化学(师范)、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协同发展的态势。“十二五”期间,通过市级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市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市级双语示范课程、市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特色专业项目等本科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推进,化学(师范)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日益凸显,培养学生的质量稳步提升。2个非师范专业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探索以就业为导向,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联合企业,共同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专业建设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才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求卓越,强化“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有机结合的培养体系,形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学生的质量达到师范大学的中位水平,并且专业特色得到进一步提升的目标。重点推进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达成;二是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优势转化,推动教学水平持续提高;三是力推教学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四是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构建学生成长成才支持服务体系。至2020年,学院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000-1200人,研究生人数达到80-100人。  

 

2、专业发展举措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积极面向国家、重庆市中学化学基础教育以及化学化工、材料行业,深化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意识,确立“教育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的观念,集中精力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夯实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打造特色品牌专业。  

 

一是动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双一流和品牌专业建设、专业转型、创新创业教育为新契机,动态修订和完善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以专业核心课程群和专业素质拓展课程群建设为主要抓手,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的改革。尤其是,材料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非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尽可能地满足新时期化学化工和材料行业的需求。通过逐步压缩过时、陈旧的课程内容,增加适应新时期学科发展需要的新内容、新课程等,科学制定和规范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标准;通过增加和完善各种拓展专业素质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和创新创业需求。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微课、MOOC等,采用灵活多样,授课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毕业生就业和成长信息跟踪计划,重点关注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内的成长状况,及时分析、消化和吸收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定期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需要。  

 

二是不断优化实验教学体系。落实“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立足实验教学的“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以“分类指导”为原则,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体化设计。以“专业需要”为基础,同时注重学生“个性需求”,化学师范专业按“普通基础化学实验—化学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创新实验”4个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并科学控制各层次实验项目的类型和比例;材料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按“普通基础化学实验—材料专业实验(制备、成型加工、表征、性能检测等类型)-创新实验” 3个层次多种模块组织实验教学。合理增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比重,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开出比例。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课考核、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改革和实践,形成科学的“分类别、多层次、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三是加强“专业赛事”的组织管理。健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高分子创业计划大赛、材料专业技能竞赛等比赛的组织、培训和拓展机制,以赛事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实行指导教师与学生(本科和研究生)双向选择,促进各导师增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探索以学院为主体,集成各实践基地优势资源的开放协同育人模式,不断推进基地的内涵建设。同时加强“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个性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实施满足社会需要的个性化因材施教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培养。加快推进拔尖人才项目的实施,引导部分本科生从大一下半期分流进入卓越教师班和科技英才班学习,大三部分学生再次分流进入考研提升班进行针对性地训练。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化学工程硕士、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对立志报考本院纳米物理与化学、化学生物学、光电材料化学3个学术型硕士点研究生的本科生,逐步贯通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  

 

五是推进开放育人、联合办学环境的建设。积极与重庆市相关中学、国内行业企业以及重点化学、材料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建设,创建有利于高素质、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化学师范专业积极与川渝基础化学教育对接,利用卓越教师培养协同创新平台等,整合高校与中学的优势资源实现对师范生的协同培养。材料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将逐步通过专业转型,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融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落实“重庆师范大学和美国奥克兰大学化学理学学士“2+2”合作项目”的实施,鼓励学生开拓国际视野,逐步提高有留学经历背景的本科生比例。总之,通过搭建平台,引进行业优势资源,实现资源的集成和有效共享,使我院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广泛地适应行业的需要,且逐渐凸显出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六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织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教学中期检查、领导干部听课、评课制度以及学生网上评教等教学监控措施的作用;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奖惩和推优制度等;加强研究型教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加强新进教师的入职培养和老教师的在职学习,通过完善常态的培训制(含课程培训、教学岗位培训等)、试讲制、听课制、互评制、绩效评价、动态考核等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3、人才培养目标    

 

化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化学专业和教师教育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教育教学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材料化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材料制备加工、材料组织与结构的表征、材料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化学与材料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经济建设需要和市场需求,具备扎实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管理能力,能进行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材料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Baidu
sogou